【信息时报】早期症状,早发现早治疗!

2014-10-22

 

       重阳节临近,除了为老人们送上衷心的祝福,也要把目光投向他们的健康领域。据统计数字显示:65岁以上的老人,帕金森病患病率高达1.7%,且我国帕金森病存在知晓率低、发现率低、就诊率低、控制率低的突出问题。为此,信息时报《寻访良医》走进了中山一院神经科博士、主任医师、硕士生导师陈玲的诊室。据悉,陈玲医师长期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、医疗及教学工作,擅长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。陈玲提醒老年人,生活中一旦出现字越写越小的小写症,面部表情有些僵硬的面具脸等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。

       现场特写

       细致检查换来患者谅解

      上周二下午4点,记者来到中山一院楼11号诊室,诊室外坐满了等候就诊的患者和家属。进到诊室记者看到,耐心的陈玲医生对患者前期检查十分细心——细致观察患者从头到脚的每一个动作并进行分析,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用药情况等。

       当天,陈玲从下午两点半到晚上八点半接诊的患者只有17位,但每一位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是20多分钟,病情复杂的患者就诊时间甚至超过半个小时。陈玲介绍,在神经科,患者就诊的时间比较长,医院规定一个小时内看5个患者。因为神经系统要做基本的体格检查,体格检查有助于给患者疾病定位,疾病的位置不一样,定性就不一样,诊断、用药也不同,尤其是帕金森患者。

       据陈玲介绍,帕金森患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的,二者的表现看起来相似,如果不仔细的观察就很难区分。而这并不是花几分钟就能观察的出,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。

       记者看到,检查患者身体反应的时候,陈玲医生会用小锤子轻轻敲患者的关节神经处,也会在脚底刮一刮看患者对此的感受,还会让患者跟随自己做一些动作等。陈玲介绍,这是每一位新患者过来就诊必须要做的基本检查。“时常有患者抱怨在外面等太长时间,但是很多人进来后看到我这样细致的检查都谅解了。”

       特别提醒

       手不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

       陈玲向记者介绍,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,没有手抖也可能是帕金森病。她分析指出,许多来就诊的患者会出现手抖的情况,但手抖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得了帕金森病。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会导致手抖,如内科的低钙血症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肝性脑病等;还有神经科、精神科都有一些病会引发手抖,包括一些药物也可引起手抖如西比灵、脑益嗪及一些治疗哮喘的药物。所以,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,如果有这类情况,一定要全面细致的诊治。

       同时,陈玲医生强调,有一些帕金森患者不会出现手抖。帕金森的临床主要症状有很多种,如运动迟缓、肌肉强直、震颤和姿势步态异常。这些病症可能在患者身上出现的时间有先后,甚至有一些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震颤,多见于70岁以上才发病的老人。

       据悉,帕金森病治疗的讲究非常多。陈玲表示,需要问病人的吃饭时间,如果药效不好,调整吃药时间后,药物的作用可能就能发挥地更好。此外,也要根据患者年龄、病情、职业、经济能力等情况选择用药。

       陈玲提醒,帕金森病是长期、终身服药控制的,如果病情稳定了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慢慢减少或改用副作用小的药物,但不能停药,不能突然停药,更切忌道听途说或按自己意愿随便用药。

        相关链接

        帕金森病误诊率高,经常被误诊为颈椎病、抑郁症

      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王青教授介绍,目前广州地区的帕金森发病率没有详细的统计,但根据中山三院临床和门诊的情况来看,帕金森病患者逐年增加,并且增长速度飞快。

       今年最新发布的《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》(2014)首次强调:帕金森病应尽早诊断、尽早治疗。因为帕金森疾病早期没有及时治疗,病情发展非常迅速;但如果能在早期就积极治疗,不仅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,还可能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。

       但由于帕金森病症状多样,表现程度不同,经常会被误诊成为其他疾病,如颈椎病、抑郁症、脑中风、老年痴呆症、脑萎缩等。相关数据显示,中国帕金森病患者诊断延误严重。出现相关症状后,就诊时间平均延迟半年以上,近半数患者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获得确诊;即便在北京上海一线城市,治疗率也不到40%,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。

       那么患者应该如何才能做到早发现呢?

       王青介绍,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帕金森病筛查问卷有9个问题组成,老年人可以问自己以下9个问题,每个问题回答“是”就计1分,如果超过3分,建议您马上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,早发现早治疗。

       九问揪出帕金森

       1.你从椅子上起立有困难吗?

       2.你写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变小了?

       3.有没有人说你的声音和以前相比变小了?

       4.你走路容易跌倒吗?

       5.你的脚是不是有时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样抬不起来?

       6.你的面部表情是不是没有以前那么丰富了?

       7.你的胳膊或者腿颤抖吗?

       8.你自己系扣子困难吗?

       9.你走路时是不是脚拖着地走小步?

 

 

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莫柳 实习生 刘芳 通讯员 程立峰

原文:http://epaper.xxsb.com/showNews/2014-09-24/173751.html